4月10日至13日,由江西教育傳媒集團承辦的第二十屆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2024—2025)恒源祥文學之星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江西南昌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近200名優秀學子齊聚豫章故郡,共同角逐大賽最高榮譽“文學之星”。
本屆大賽以“站在時間的河邊”為總主題,自2024年9月啟動以來,吸引了全國上千萬中學生踴躍參與。經過層層選拔,最終近200名選手晉級總決賽。在為期三天的比賽中,選手們通過筆試、口試和即興演講三個環節,充分展現了當代中學生的文學素養和綜合能力。最終,大賽評選出“文學之星獎”20名、“文學之星提名獎”19名以及5個最佳單項獎(最佳思辨獎、最具表現力獎、最佳人氣獎、最具感染力獎、最佳綜合素質獎)。
恒源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陳忠偉、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副理事長蘇青為文學之星(高中組)獲得者頒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歐亞局局長田永祥,國家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原副所長、國家普通話水平測試研究會原理事長韓其周為文學之星(初中組)獲得者頒獎
江西省委宣傳部出版印刷發行處處長闕米秋,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傅元峰為文學之星提名(高中組)獲得者頒獎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原黨委書記、清華大學國際傳播中心特約研究員劉夏陽,恒源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顧紅蕾為文學之星提名(初中組)獲得者頒獎
知名作家辛茜,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兒童文學作家張菱兒;香港著名作家、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理事余菲、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組委會評審委員會副主任任理勇,分別為全國一等獎(高中組)獲得者頒獎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金本,中文傳媒集團黨委委員、總編輯游道勤;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劉丙鈞、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組織委員會副主任汪元,分別為全國一等獎(初中組)獲得者頒獎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生導師、國家新聞出版署原副署長、《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梁衡為最佳綜合素質獎獲得者頒獎
江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新聞出版局局長、省電影局局長黎隆武為最具感染力獎獲得者頒獎
中國教育學會第八屆常務副會長劉堂江為最佳人氣獎獲得者頒獎
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原副理事長顧之川為最具表現力獎獲得者頒獎
江西省出版傳媒集團黨委委員、董事,中文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吳滌為最佳思辨獎獲得者頒獎
文學之星代表江西賽區選手蔡澤睿發言
香港、廣東、河南三個賽區榮獲優秀賽區獎
著名作家、記者、新聞理論家、國家新聞出版署原副署長、《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梁衡在賽事期間為參賽學子帶來“文章五訣”專題講座,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形、事、情、理、典的寫作技巧。
著名作家、記者、新聞理論家梁衡先生為學子授課
選手們還前往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和滕王閣開展研學活動,感受紅色文化和千年文脈的獨特魅力。
江西省出版傳媒集團黨委委員、董事,中文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吳滌致辭
頒獎典禮上,江西省出版傳媒集團黨委委員、董事,中文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吳滌表示,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已成為全國青少年文學創作的重要平臺。期待通過這一平臺,讓更多青少年在閱讀中積淀底蘊,在寫作中錘煉思想,為中華文化注入青春活力。
江西教育傳媒集團榮獲“文脈傳承特殊貢獻獎”
江西教育傳媒集團憑借在賽事組織中的突出貢獻,榮獲“文脈傳承特殊貢獻獎”。
大賽期間還舉辦了“以思啟智·以文化人·以德潤心”主題論壇。梁衡、黎隆武、顧之川等六位專家學者圍繞青少年文學教育展開深入探討。江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新聞出版局局長黎隆武用“一二三四五”來對大美江西進行了生動概括。“一”即一個大湖,“二”即兩條小道,“三”即三座名山,“四”即四個搖籃,“五”即五個不能不去的地方。這些文化符號不僅承載著江西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更是激勵著廣大學子去探尋、去感悟、去傳承,讓文化之光照亮他們的成長之路。論壇還從寫作技法、文化傳承、賽事價值等多個維度,為新時代文學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高洪波為大賽贈送題詞
人民教育家于漪為大賽贈送題詞
典禮現場,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高洪波和人民教育家于漪分別給大賽發來了深情祝福并贈送題詞,激勵新時代的文學愛好者奮勇前行。
會旗交接儀式
據了解,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自2004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二十屆,成為全國規模大、影響廣的中學生文學賽事。本屆大賽由江西教育傳媒集團承辦,下一屆賽事將移師上海舉行。(文/李衛兵、汪開泉、許沖冰)
掃碼觀看更多精彩內容